在三元里村,李氏大宗祠、韦氏大宗祠等历史建筑,虽然与抗英斗争这段历史并无直接联系,但也是三元里先人揭竿而起共抗外辱的最好凭证:他们生于斯长于斯,并获得尚武的文化熏染,才能够在勇气之上获得最终的胜利。
清代《南海县志》对三元里人如是评价:“金利司三元里,民俗愿朴,性鲁直,勤耐劳,勇于赴义。”三元里人尚武,更是有一种信念:绝不能让人“虾”到上脸。因此,无论是自家院落,还是宗室祠堂,都成了三元里人锻炼内力、最终引爆抗英斗争的见证物。
习武与舞狮:
尚武之风因舞狮传统得以保留
清末至解放前,三元里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尚武的传统。然而,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,“集中精神搞生产”成了当时村社的工作重心,习武传统也因此中断,只能从公祠院落内深深浅浅的凹陷处,才能依稀找到当年习武的印记。
村里的老人告诉记者,1969年到1972年那几年,还是有些老人带着青年仔,在南约、北约的祠堂等地扎起了马步,习起了洪拳。这些后生仔亦是当地正月十八闹元宵舞狮队的主力,从起步、摇头,再到跳跃、扑腾、登高、翻转、踩球等动作,一招一式皆显现出深厚的内力,“没有练武的经历,很难舞好狮。”
据说,过去村里的练武人,基本上都是白天开田耕作,晚上习武。当时未有电灯,只能靠点火水灯来照明,十八般器械样样都要练习,同时还要练舞狮。《三元里村志》记载,单是舞狮就有许多名堂,有狮子上楼台,即五个人叠罗汉,最顶层的人负责舞动狮头,中间那个人两手撑开,左右各挂住一个小童,最底层的人徒步开马而行,可见膂力之惊人。
如今,当年的后生仔已为人父,他们依着祖辈的传统“父带子、长带幼”,每天在各自的祠堂、院落勤加练习,也因此让尚武之风因舞狮的传统得以保留。
村里的老人说,武术的精髓,不仅仅在技艺的精湛与否,更在于其背后传递的“除暴安良、强身健体”等精神支撑,而这也为三元里抗英斗争埋下了伏笔。
习武与宗祠:
祠堂内设武馆各路英豪切磋联络
据《三元里村志》编者记述,在清末民国时期,三元里村以李姓为大姓,人口占十之七八,其中一支李姓源出陇西,素有戍边尚武的传承,所以习武自然而然成了青壮年主要的体育运动。
除了李氏一族,相传在清朝时期,村里有个武术教头功夫了得,人们皆称他为“功夫伯”,他以传授洪拳为主,尤其重视扎马步这个基本功。及至民国初期,村里又有名教头梁寿南,又名梁添,绰号“豺狗添”,取意身材瘦削却如钢条般刚强,尤善齐眉棍。
当时村中有四间武馆,都由梁添兼任教头,皆设在祠堂内,分别为仲庆堂、群庆堂、瑞庆堂、合庆堂。武馆既是训练之处,也是各路英豪切磋武艺、联络感情的重要阵地。每逢村中有喜庆节日或出访兄弟村,多数都会联合组队舞狮、采青、套路、对练,都颇有实力。
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,族亲们也会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,聚于祠堂。昔日,李、韦、王等大姓组成的五族会,就是实际的执事机构,掌管着村内的大小事宜。据说,在抗英斗争呼之欲出的前夕,五族会就发布了这样的规定,让多少人肃然起敬:妇孺老者先行撤到西海(即当今的石井、南海一带),十六岁以上青壮年皆需参加战斗。
村中有大事,必然是到宗祠商议,然后才到古庙誓师。尽管这一历史踪迹在宗祠中遍寻不见,但危急关头坚持原则,为国难挺身而出的那股决断和勇气,今天依然存在每个三元里人心中。
(史阳 石建华)